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党的建设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出诊信息
高新设备
就医指南
科研建设
动态新闻
通知公告
治未病中心
医院文化
组织机构
医院领导
医院荣誉
地理交通
组织机构
党务公开
工作动态
网上党校
党风廉政
群团工作
先进风采
预约挂号
出诊信息
就医流程
医疗社保
工伤康复
健康常识
医院动态
媒体聚集
图片新闻
专题专栏
期刊院报
通知公告
招标公示
人才招聘
院务公开
肾病科
骨伤科
肛肠科
肝病科
血液透析科
心脑血管科
糖尿病科
针灸科
肿瘤科
皮肤科
男性科
风湿病科
类风湿科
周围血管病科
耳鼻喉科
肺病科
脾胃病科
重症医学科
急诊科
眼科
口腔科
治未病中心
妇儿科
妇科
外科
脑病科
疼痛科
儿科
康复医学科
内科
专家工作站
综合内科
针灸康复科
感染性疾病科
内病外治科
网站首页
>
文献查询
>
玉米须
文献查询
最新资讯
健康教育
文献查询
护理天地
玉米须
2015/11/16 10:44:06 -
见《四川中药志》。又名棒子毛、玉麦须。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maysL.的花柱。甘,平。利水,通淋,止血,降血压。治急、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糖尿病,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吐血,衄血,血崩,高血压病。煎服:15~30克。民间晒干作烟吸,治脑漏。玉蜀黍根、玉蜀黍叶,亦有利尿通淋作用。玉米须含苦味甙、皂甙、生物碱、树脂、挥发油(内含香荆芥酚)、维生素C、维生素K、肌醇、尿囊素等。有较弱的利尿、利胆及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